醫學美容技術發達,越來越多人喜歡趁長假「修修臉」,甚至還有「團購」醫美療程的活動。不過,北市衛生局表示,許多業者違規刊登廣告或誇大療效,導致手術效果和民眾預期出現落差,相關糾紛也跟著變多,去年就多達116件,占整體醫療糾紛案比例高達1/3,提醒民眾特別注意。
醫美糾紛的原因多半和收費、醫療品質有關,衛生局透露,曾有女性上班族為提高自信,想從C罩杯隆乳至D罩杯,但手術後仍認為「太小」,對業者不滿。
衛生局醫護管理處長何叔安表示,醫美手術也是醫療行為,就應該由醫生看診、諮詢,如果先由諮詢師或美容師解說,不符合醫療常規程序,後續也容易產生爭議。
他還說,現在許多申訴案源自團購活動,由非醫療機構業者一次招攬大批民眾購買療程,壓低價格。但依法醫療廣告只有醫療機構能刊登,業者還常用「課程」做包裝,讓人搞不清楚狀況,最後就容易產生糾紛。
據衛生局統計,去年共有116件醫美糾紛案,占總醫療糾紛案量的34.9%。
衛生局提醒,民眾接受醫美手術前,應該確認診所、醫師有合格執照,了解相關醫療儀器的功效、可能產生的副作用;另外,業者若預收訂金或開放分期付款,都已違反《醫療法》。
衛生局還提醒,衛福部2014年已規定,醫師不得對未滿18歲的青少年做非醫療必要的美容手術,例如眼部、鼻部整形、拉皮或隆乳等,家長也應特別注意。
資料來源: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0216000519-260102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